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 • 教育 > 艺术
新时代与90后诗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8-06-28   来源:财经评论
       财经评论北京报道 6月27日下午,新时代与90后诗歌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吉狄马加、谢冕、李少君、何向阳、吴思敬、唐晓渡、张清华、汪剑钊、臧棣等22位诗歌界及诗歌评论界权威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就日前出版的收录有120位“90后诗人”的《“90后”诗选》以及“90后诗歌现象”展开讨论。《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主持了此次研讨会,21位“90后诗人”代表列席。
      
       自2016年起,《诗刊》便开始关注和扶持90后诗歌创作。为此,《诗刊》制定了“90后诗歌计划”。这本诗选也是对“90后诗歌”的阶段性总结,是《诗刊》社对“90后诗人”持续扶持的成果。

IMG_2963
      
       北京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谢冕在会上提出,中国的诗歌不应该在昨天和今天停步,年轻一代正是中国诗歌的希望。将年长的诗人和批评家请来与年轻诗人一同探讨,也是希望能够帮助扩大年轻诗人的视野,提醒他们尊重并珍惜现有的成绩。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敬说:“‘90后诗人’无论在知识结构、阅读量还是学历上都更突出,他们的诗歌突出了青春写作基调,他们使用的意象非常有诗歌想象力,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同时他也表示,这些年轻诗人的诗歌涉及底层疾苦题材的甚少,希望“90后诗人”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胸怀,探索更深层次的诗歌题材。
      
       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认为,“90后诗人”的写作中凸显出超越自身年龄的成熟,这是值得当代诗歌研究者们思考的一件事情。这些年轻诗人在很短时间能够获得成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因为诗人的天赋,另一方面反应了当代诗人文学能力的增长,文学能力在他们身上通过自身的消化、积极的探索,得到空前的展现。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说:“‘90后诗人’的语言形式非常好,口语、书面语等等,只要是好的语言都可以为我所用,这是他们的优势,他们诗歌结构上的早熟也让我吃惊,而且我们看到更多女性诗人的出现。虽然‘90后诗人’的诗歌普遍偏学院派,但我相信时间或者生活会教会这些年轻诗人自己去思考,在摸索中自己逐渐成长。如果一定要提一点希望,我希望大家坚持下去。”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认为,年轻诗人在诗歌结构上的早熟,与40多年来几代诗人对诗歌技艺、技术进行的原始积累密切相关。“年轻诗人在学习这些技艺、技术后,很容易写出近乎优秀之作,但要写出真正能够震撼我们的杰出作品可能会更困难,因为大家在同一个技术级别上竞争。而且才华越高,意味着他驯服自己才华的任务越重。”

       诗人西渡在接受研讨会邀请时,收到了第一版《“90后”诗选》,“我以为是打印出来的小册子,没想到到手是两大本,还是红皮,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白色的封面,也显示了从一种‘躁’到内在从容姿态的改变。”他认为,“90后诗人”的成长起点非常高,他们的诗普遍有一种成熟,但他也担忧,这种成熟是借来的成熟,“大部分‘90后诗人’都在校园里开始自己的写作,走出校园是他们要面临的一个挑战。但是我们‘90后诗人’也拥有不俗的成长能力,会给诗歌带来更多成熟的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晓娅认为,“90后诗人”普遍是自信的,他们完成了诗人身份的确定,他们活跃的艺术创造力和洞见生活的能力令她惊叹。“但是坦诚地说,就这两本诗选的阅读,我认为他们的诗歌参差不齐,区别可能在于很多80后70后诗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歌批评家或者理论家,很多诗人能够自觉将自我和时代的思考连接起来,我希望‘90后诗人’能够把握好自己的诗歌命脉。”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说,自己有时会批评学生,认为他们的诗缺少直接性,缺少切中精神和“身体根部”的东西,太有“教养”了,没有冒犯这个时代的美学的东西。“而且很多伟大的诗歌,在技术上讲可能非常不成熟,但是伟大的诗歌一定是跟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互生的,语言的打磨是重要的 但并不唯一。”
      
       诗人李壮认为,年轻诗人的诗歌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于过度修辞化。“为什么会过度修辞化,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年轻诗人接受的诗歌教育特别好,在写作技巧上的成熟快过写作生命的成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在总结发言时说:“最伟大的诗歌,还是要体现时代的精神,语言永远是工具,我想对于我们未来一些优秀的‘90后诗人’,依然会面临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对个体生命呈现,个体生活经验、生命经验的呈现,怎么能和更大的时代有更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我们期许的。”
      
       在他看来《诗刊》有责任关注年轻诗人的成长。“今天开这样一个‘90后诗人’研讨会,并不代表不关注别的代际诗人的写作,但是我想,年轻诗人在现阶段更需要我们给予的关心。”
      
       作为全国唯一一本中央级的诗歌刊物,《诗刊》社对“90后诗人”至始至终地高度关注与扶持,既是继承提携青年才俊的传统,也是为汉诗的历久常新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

(责编:魏诗孟)
【免责声明】1.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不对其版权负责。如果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文章请与本网站取得联系,以便修改或删除;2.本网站所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