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李晓喻)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近公布了一个意料之中的事实:世界正越来越依赖中国经济。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报告,2000年至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0.4逐步上升至1.2。这种依存主要源自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全球市场”。
报告称,中国贡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35%。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体量极为庞大,全球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国。在汽车、酒类、手机等许多品类中,中国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消费额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30%。此外,中国在全球服务消费中的比重也在提高。
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和吸收外资表现同样佐证了这一研究成果。据官方数据,目前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32个,其中不少与中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商品在欧盟、日本、巴西、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均有所扩大。
外资方面,尽管全球跨境投资整体低迷,但1-5月中国吸收外资额同比增速达去年同期的五倍有余。大多数外企都视中国为重要投资目的地,计划在华增产增资。
得益于两方面有利条件,今后世界对中国经济依存度料将继续上升。其一,中国经济还在以中高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大规模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仍在持续,这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掘金”。
其二,中国也在主动采取措施加深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例如,中国已将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从48条压缩到40条,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加大市场开放,并计划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便利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趋势将对中国与世界如何对待彼此产生重大影响。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的话说,从中长期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对中国而言,这一趋势意味着抵御外部风险和挑战能力增强,经济稳定增长有底气。
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臧跃茹所言,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中国经济应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最大的确定性”。
同时,这一趋势也要求中国在制定经济与贸易政策时,需要更多考虑对全球的影响。毕竟,“中国现在已经开始有能力塑造外部经济,而不仅仅是依赖和融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庆义说。
中国已经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今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已明确提出,将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努力创造正面外溢效应。高层还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世界而言,这一趋势意味着想人为把中国“挤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使中国与世界经济脱钩不可行,而且有害。
据多家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消费增长可能高达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和西欧的总和。届时,中国将从新兴经济体进口更多劳动密集型商品,从发达国家进口更多优质商品,帮助其贸易伙伴创造更多就业。
在此情况下,加强对华合作才是可取的态度。如华强森所言,如果世界其他经济体和中国切实加强合作,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据麦肯锡研究报告,到2040年,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彼此融合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26%。(完)
(CNFE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