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网讯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7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工作报告2021》,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总结了过去一年阿里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发布“热土计划2022”:4.2亿流量、11万乡村主播、400万人次帮扶……今年18项新举措将继续扎扎实实投入,把数字化的力量和温度带到更多乡村,更多老乡身边。
作为阿里巴巴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热土计划”过去一年取得了丰硕成果:
• 2021年,832个脱贫县在阿里巴巴平台销售额达1281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率超过16%,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销售额48.6亿元;
• 截至2021年底,阿里巴巴乡村教育和职业教育计划已使61万乡村学生受益;
• 截至2022年4月,累计在全国71个区域建立人才培训基地,累计开设超800个线下班次,覆盖超15万人;
• 截至2021年12月,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共覆盖12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县(市、区),为1336万人次提供健康保障……
新的一年,“热土计划”将汲取经验加大投入,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脱贫成果巩固”3+1个方向的18项新举措入手,继续扎扎实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孙利军表示,数字技术创造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城里人、年轻人的专属,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把数字技术带到更多老乡身边,让老乡实实在在地受益,为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真正贡献力量。
热土计划2022:“3+1”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今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阿里巴巴积极响应新部署新要求,继续推进“热土计划”,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科技振兴、脱贫成果巩固等方向发布18条乡村振兴新举措。
第一,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策略,但缺乏品牌建设的专业能力是打造农产品品牌以及县域品牌的痛点之一。
热土计划将帮助1000个生鲜企业品牌数字化,提供电商销售、供应链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等支持;打造20个美丽乡村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县域品牌设计、推广等能力;打造60款一县一品精品农货,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年提供4.2亿的流量支持乡村品牌,让更多乡村好货从土地来到餐桌。
除此之外,热土计划还将推广和建设乡村,打造10个乡村旅游标杆县,将景点、民宿、旅游路线等搬到线上,策划营销活动,让大家看到乡村之美,让旅游出行更舒心;累计在1400个县域建立菜鸟共配中心,新建40个产地仓,帮助农货走出大山;推进实施50个县域的数字乡村建设,建设240个“数字农业基地”,实现产地直供,让农产品好货有好价。
第二,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重要支撑。阿里巴巴将继续选拔乡村特派员、公益设计官等人才去到乡村一线,帮扶22个重点县域。
但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更在于帮助当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热土计划还将通过数字化就业项目,为老乡们带来直接就业机会1万人次;通过“村播项目”,累积培养11万乡村主播,开设230万场乡村直播;培育乡村数字化人才,覆盖60个县域,建设70个人才培训基地,全年培训13万次,重点培养1万生鲜数字人才;通过“阿里健康公益基层医生培训平台”项目,累计培训14000名县域医生;通过“乡村教育计划”,累计资助1720位乡村校长、教师与师范毕业生,持续支持乡村基层教育。
第三,科技振兴。热土计划将持续投入专项资金,输出技术助力农业科技、智慧育种公益项目,并资助有贡献的育种科研人才;选拔乡村技术官,发起田野文物保护、农产品溯源、数字治理、数智文旅、种植养殖等领域的10个公益科技项目,送技术下乡;为县域提供钉钉“百姓通”公益服务,让20万老乡工作、生活便利。
第四,巩固脱贫成果。热土计划将通过公益定向帮扶计划,精准帮扶400万人次;通过“小鹿灯”儿童重症救治项目,为28个县的孩子们提供义诊、筛查和救治,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乡村振兴新样本涌现: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
在脱贫攻坚取胜利后,乡村振兴进入关键阶段,一直助力乡村的阿里巴巴于去年5月17日发布“热土计划”共计14项措施,从产业、人才、科技三个方向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将“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升级为“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持续用实际行动践行给乡村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截止目前,阿里公益共派出27位“乡村特派员”,驻扎到甘肃礼县、贵州普安等12个省22个偏远县域一线参与乡村振兴,招募公益设计官近1000位,共同探索可持续、可参与、可借鉴的模式,为未来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路径参考。
在河北青龙,在乡村特派员刘琳的推动下,一次助农活动就销售板栗38吨,销售额230万,帮助当地1500户农民平均增收1000元。订单多到让板栗大户韩文亮家的两台打印机都罢工了,全村50多名百姓及留守妇女齐上阵,一起来帮忙打包发货。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村民们燃起了电商的热情,各乡镇村领导干部也纷纷打来电话请教如何把农产品通过线上卖到全国,当地人亲切地称刘琳为“板栗格格”。
在陕西宜君,经过阿里设计师们妙手绘制,原本简陋粗糙的农产品包装换成了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农民画,结果宜君苹果的零售价平均提升3元/箱。据县里统计,包装升级帮助当地增收高达3000万人民币以上。同样的,宜君返乡创业的陈明涛也没想到,换上阿里设计师免费设计的新包装,蜂蜜不仅在当地供不应求,“销售额涨了10倍,半年销售有了30多万元。”
在河北巨鹿,一度长期受困于薄弱基础的金银花种植业,也正在产业升级的大路上迈开步子。在乡村特派员高泉的推动下,用电商直播等互联网新营销方式和现代物流打通“市场链”,带动金银花水、金银花茶等农产品深加工的“生产链”,再通过电商培训、电商客服中心等项目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打通“人才链”。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小平看来,这就是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巨鹿样本”。
一年来,这些阿里员工与乡亲们同吃同住、上山下地,把互联网接到了大山深处,把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把不少原来握锄头的大爷大妈变成了一键可与大城市同步的“数字农民”“直播达人”,让电商成为链接扶贫的有效工具。
他们还协助当地建起了菜鸟智能物流中心,让产在深山的优质农特产品高效低价运出去,通过在当地扶持电商经营,开展直播培训,引入数字客服、假发产业、AI数据标注等产业,将产业、人才、科技等互联网的手段和资源带入当地,为县域带去一套完整的“授人以渔”解决方案。
此外,在广西灵山,一个由当地政府、县域龙头企业、阿里巴巴数字乡村三方共建的标杆项目落地——从2021年开始,阿里云“未来果园”、菜鸟智能产地仓、阿里平台多渠道销售等在灵山逐一落地。这个打通了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的项目,可覆盖4.5万余户农户,对接的2100余户重点农户平均创收达5万元,为客户降低供应链成本达20%。
把科技温度带去更多人身边
在产业与人才之外,科技将是2022年“热土计划”的核心重点。阿里将把前沿的技术储备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创造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推出“乡村振兴技术官”项目,通过送技术下乡形成差异化优势,获得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比如在陕西清涧,乡村技术官给黑猪装上了计步器,每天黑猪只有跑1.5万步黑猪才算达标,练成“雪花纹理”般的口感。同时,通过溯源平台,让每一头通往市场的猪都有“身份编码”,只要查阅数字ID,就能获得这头猪的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等信息。目前,清涧黑毛土猪已经进入盒马和芭芭农场。
技术官还来到青龙支持“百年古树认养”支付宝小程序上线。认养者可以通过小程序了解古树的生成过程,等到板栗成熟能收到板栗果实和其他当地的农产品,还会获得青龙本地的景区门票和温泉票等,这样不仅帮助打开板栗销路,更带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更值得注意的,阿里巴巴还投入专项资金,加大包括智慧育种技术在内的农业技术科研投入,以蚂蚁链技术助力农产品溯源,进一步探索新科技在乡村落地生根。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工作报告2021》中表示,数字化正从消费端的“餐桌”走向更上游的“土地”,逐步打通研产供销全链路。得益于过去二十几年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繁荣,成就了今天的阿里。我们也希望充分用好22年积累的能力,从产业、人才、科技三个方面,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让乡村因为数字技术变得更美好,为乡村振兴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数字化力量。
(CNFE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