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乡村兴业致富内生动力(现场评论)
孟繁哲
燕山深处,滦河岸边,山野泛青。来到河北省滦平县,已是傍晚,火斗山镇孙营村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正在玩耍嬉戏。环顾四周,篮球场、小花园、垃圾处理站等设施一应俱全,红瓦白墙的民居整洁有序。
见文化广场旁几名村民正在闲聊,笔者走过去攀谈:“咱村这些年啥变化最大?”这一问,话匣子可打开了,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路的变化最大咧!过去,孙营村没硬化路,下雨就是一脚泥,真埋汰!”村干部梁树江率先“抛砖”,“10年前路修了,灯也亮了,出门可方便咧。”
村民邢亚杰插了话:“我瞅着是水!以前村里就一眼井,喝水全靠中午开俩小时水泵,可费事了。2016年通了自来水,得劲儿!”
“村还是那个村,可当年路上到处都是草堆、粪堆,过车都费劲。”一旁的王强嗓门大,说话也直,“现在杂物都清了,垃圾有人专门拉走。地上这么干净,你捏着垃圾转悠,都不好意思随手扔!”
脱贫户马秉金刚从山里采药回来,他掰着手指头算起账:“要我说,还是收入。我是村里的卫生员,老伴是村里的网格员,加上外出打工和土地流转的收入,每年能挣四五万元。”
“那还有啥新期盼吗?”笔者追问。
“兜底的好政策别变,挣钱的好工作更多。”这次的回答,出奇一致。
环境更美、日子更红火,是今天包括孙营村在内的中国乡村的真实写照。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乡亲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生活更上层楼,既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又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底线任务。
没有产业的兴旺,就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乡村产业振兴要在彰显地域特色上下功夫,在促进三产融合中找出路。张百湾镇周台子村的长粒香米、金沟屯镇下营子村的中草药、付营子镇头道河村的苹果……滦平的不少村镇,利用自然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精品民宿、乡村旅游等特色服务业,促进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事实证明,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生态资源蕴含着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善用优势,就能做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确保脱贫不返贫,就要兜底稳收入。以马秉金为例,他儿子2019年患重病,治疗费用高,如果没有大病保险、低保,生活会很困难。得益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当地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马秉金一家很快享受到“一户一策”帮扶。应看到,关注重点人群、兜住基本民生底线,既扩大帮扶政策的覆盖面,也提高分层分类的精准度,才能更好兼顾效率与公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何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是一道必答题。有产业、能就业,有保障、可兜底,为群众过上好日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说一千道一万,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乡村振兴依然要重视扶志扶智。参加学习培训,成为技能高手;抓住政策机遇,扩大生产规模;融入产业体系,把资源变成资产……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众智、汇众力,必能激发出致富兴业的强大力量。
为经济作物追肥剪枝,行走在崎岖山路上护林防火,加紧排练评剧为村里文艺活动做准备……眼下,滦平人可忙着呢。新征程上,铆足干劲、锐意进取,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亲们的腰包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